科研圈日报:孙立成、谢晓亮放弃外国国籍,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
更多:世界最大生物医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将组建首个工会;中国学者确定大脑中控制生物钟的关键细胞器……
如果减少包装食品中的钠含量,或许我们会更长寿
钠摄入量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。
8 篇《科学》齐发!中国科学家领衔揭示灵长类到人演化历程;在睡眠时进行脑深部刺激可以增强记忆 | 今天的科技头条
更多:可愈合的人造皮肤;发现太平洋珊瑚礁微生物组极大多样性……
科研圈日报:欧盟建议成员国实施“无偿学术出版“,读者和作者均不付费
更多:《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》发布;NASA 首次针对 UFO 举行公开会议:需要更严格的科学证据……
警惕AI灭绝人类!OpenAI CEO等350位专业人士签署声明;大脑的核桃状结构决定了我们的思考和感觉 | 今天的科技头条
更多:“祖冲之号”上线!中国176比特量子计算云平台面向全球开放;百岁老人的肠道病毒组多样性更高,或有助于促进健康……
纪念HPV疫苗之父:因为他,人类首次有底气“彻底消灭”一类癌症
纪念肿瘤病毒学先驱Harald zur Hausen博士
这种生物,只用几年就进化到了之前的200倍大
在人类眼中,多细胞生物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命形式。起初只是一个极小的细胞,经过分裂、再分裂、一次又一次的分裂,最后所有细胞在即将出现的组织上找到各自的位置,一头大象或一棵红杉就这样“突然”地出现了。
经常在这个睡眠阶段醒,你也有机会变天才
睡梦中醒来
丘成桐获2023年邵逸夫数学科学奖,现任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| 今天的科技头条
更多:慢性压力加剧肠炎;人造病毒样颗粒可用于改善人类健康……
科研圈日报:港科大上线师生专用ChatGPT;OpenAI CEO等350名权威联署称“AI和核战争具有相同灭绝风险”
更多:到 2025 年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实现自主可控;有效区分线上聊天对象是 AI 还是人类的方法……
5本新刊上线,高下载论文,首个影响因子,主题论文推荐,主编见面会|科爱月报
四月同样是非常忙碌的一个月,在这个月里,科爱成功联合主办了“首届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高端论坛”,与大家免费分享了2022年度高下载量文章,盘点了今年即将获得首个影响因子的期刊,快来看看你都错过了哪些重要新闻。
Transformer升级之路:一种全局长度外推的新思路
本文介绍笔者构思的一种长度外推方案。
GLP-1受体激动剂重大进展:口服给药有效降糖,16周减重近10斤!
GLP-1受体激动剂重大里程碑
300美元卖你一份长寿套餐,名校教授想用5天助你身体重生
不想做销售的教授
神舟十六号发射圆满成功;多摄入可可和茶,能改善年龄相关的记忆力减退 | 今天的科技头条
更多:黑洞喷流辐射X射线的理论被挑战;由于全球变暖,雄性北极地松鼠在交配时,无法达到性成熟……
北航教授入选神十六乘组名单;马斯克Neuralink公司称已获人体试验批准 | 今天的科技头条
更多:假肢也能感受温度;
科研圈日报:北航教授桂海潮入选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;中国将在2030年前首登月球
更多:2030 年前中国将实现首次登月;美国将首次为鸟类接种禽流感疫苗……
10秒超声,就能让哺乳动物陷入“冬眠” | 今天的科技头条
更多:母乳代谢物驱动小鼠心脏发育;陨石和火山颗粒物或促进了生命反应的起源……